5 客語音韻系統

 

    台灣四縣客語聲母系統

  台灣四縣客語韻母系統

   台灣客家話調值比較表

 

  台灣四縣客語音節表

  台灣四縣客語字音表

  第二單元練習與作業

二、台語的音韻系統  

  客家話使用人口佔漢族總人口百分之四,遍布長江以南的許多地方,主要在廣東東北,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、北部,廣西南部、湖南、四川也有客家方言島,台灣及東南亞印尼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泰國、越南、菲律賓僑民,都是客家話分布區。
  楊福綿先生在《客方言的音韻成素》(Elements of Hakka Dialect,1967) 一文中,以語音特徵把客家方言區分為七個次方言區,各取幾個定點來分析它們的不同,大致可以得到下面的差別:
  1.      梅縣區:包括梅縣、平遠、蕉嶺、新竹 (台灣)。
    (1)    聲母:無捲舌音。
    (2)    韻尾:-m –n –ng –p –t –k 六個輔音韻尾俱全。
    (3)    聲調:陰平、陽平、上聲、去聲、陰入、陽入六個調。
  2.      興寧區:包括興寧及其臨近區域。
    (1)    聲母:有捲舌音。
    (2)    韻尾:只有 –n –ng –t –k 四個輔音韻尾。
    (3)    聲調:和梅縣一樣六個調。
  3.      饒平區:饒平一帶。
    (1)    聲母:沒有捲舌音,但有時用 f- 代替梅縣的 s-。
    (2)    韻尾:有 -m –n –ng –p –t –k 六個輔音韻尾。
    (3)    聲調:只有陰平、陽平、上聲、陰入、陽入五個調。
  4.      海陸區:包括海豐和陸豐地區。
    (1)    聲母:有舌尖面聲母。
    (2)    韻尾:有 -m –n –ng –p –t –k 六個輔音韻尾。
    (3)    聲調:去聲分陰陽,共有七個調。
  5.      香港區:包括香港、沙頭角和中山地區。
    (1)    聲母:沒有捲舌聲母,但 n- l- 不分。
    (2)    韻尾:有 -m –n –ng –p –t –k 六個輔音韻尾。
    (3)    聲調:和梅縣一樣有六個調。
  6.      汀州區:包括長汀及鄰近區域。
    (1)    聲母:有舌尖面聲母。
    (2)    韻尾:有鼻化韻。-m -p –t –k 都變成喉塞音。
    (3)    聲調:因為韻尾都是喉塞音,所以沒有入聲調分陰陽的現象,喉塞入聲和陰平、陽平、上聲、去聲共五個調。
  7.      四川區:包括華陽及鄰近其他地域。
    (1)    聲母:沒有捲舌聲母,但 n- l- 不分。
    (2)    韻尾:沒有 -m –p –t –k 等輔音韻尾,而有喉塞音。
  在台灣地區的客家話以梅縣區 (四縣話) 和海陸區 (海陸話) 為主,居民大多分布在台北到彰化之間及屏東六堆、高雄美濃一帶。其中桃園的中壢、平鎮、龍潭等地以說四縣話為主,而觀音、新屋、楊梅則以說海陸為主。新竹縣的竹東、橫山、關西、新埔、湖口、寶山、芎林等地的客家人佔全縣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,以說海陸話為主。苗栗通行四縣話,除靠海的苑裡、通霄、後龍、竹南、三灣及卓蘭有閩南人居住以外,其 餘苗栗、公館、頭份、大湖、銅鑼、三義、西湖、南庄、頭屋等鄉鎮,幾乎都是講四縣客家話,因此苗栗在台灣就成為客語的大本營,也就是梅縣區 (四縣話) 的中心。其他除了在新竹及台中東勢有部分說饒平話以外,客家人住地就要跳接到高雄美濃及屏東的長治、新埤、萬巒、竹田、內埔、麟洛、佳冬、高樹等地,這一帶客家人也以說四縣話為主。

料來源:羅肇錦著《台灣的客家話》臺原出版社 19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