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語文白對應關係表

第六單元練習與作業

  台語的文白異讀

  閩南語的文白讀音差異之大,在所有漢語方言之中,最為顯著;台灣的閩南語,自然也不例外。「文讀音」又叫做「讀書音」、「讀音」、「孔子白」,「白讀音」又叫做「口語音」、「語音」。基本上,文讀音應屬閩南人仿官話讀書之音,再經過語音的自然演變而逐漸形成。口語音則為各個不同時期古音殘留的演變結果。讀書比較講究規範,因此讀書音的音韻系統較為單純而穩定,並且比較接近國語。相對地,口語音就比較複雜,有些口語音甚至保留了上古漢語音韻特徵,成為漢語方言之中碩果僅存的活化石,更是漢語音韻史研究的重要參考依據。

        在約定俗成下,哪些狀況、哪些字詞該文該白,閩南人基本上已有相當共識,任意變換,雖然未必會造成誤解,卻容易貽人笑柄。

        本單元的課程,即挑選具有文白異讀的台語字音,進行比對分析,找出其間的對應規律。附錄〈台語文白對應關係表〉採用 Excel 工作表臚列資料庫中具有文白異讀的所有字音,並以「樞紐分析表」統計台語文白讀音在聲母、介音、韻母、韻尾及聲調方面的對應關係。學者除可據此掌握主要對應規律外,點擊任一對應儲存格,更可檢視所有符合該對應規律的所有字例。